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46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用法)
海尔LE46H300ND 电视 应用商店 在升级和云电视时出现无法连接服务器或网络不稳定,请问题怎么解决
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使用浏览器扫码进入在线客服窗口)
复制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分数是互联网存在的前提条件吗
上一篇文章发出来,得到些好评,还是很欣慰的,我们会继续努力把美国的数据做成标杆,并且尽快推动其它国家进入实施阶段。晚上正好和一个朋友兼客户说起来,他说他们业务需要正在筹建全球的 POP 点,我说也许我可以把全球数据中心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所以,这篇又来让你了解一下了。
先声明一下,这个算是科普文,所以资深人士请绕行。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在做出海的事情,既然是互联网公司,那么海外网络规划自然是一大重点。曾经流行的段子说互联网有两个,一个是全球互联网,一个是中国互联网。无论国内国外,费心做了选择,合同签了,款也付了,服务也上架了,结果发现体验远不如预期,用户天天投诉慢慢慢,钱其实是小事,重新评估和再次迁移业务可是很麻烦麻烦的。
那么既然是网络地理知识,我们分开从两个角度说。还有一个限定,就是这里说的数据中心应该是指可以面向全球化服务的数据中心,如果是个面向本地的数据中心,估计在运营商的机房里辟块地方就够了。大可不必拿来讨论。
先说地理位置:
既然是谈数据中心,地理位置一定是个重点,那么大家都大概率的知道数据中心的选址要地理位置尽量远离地震带,温度适宜,PUE 越低越好,电费也是越便宜越好。但是因为数据中心理论上算是个数字房地产项目,所以不太可能离城市太远,不然运输和单位建造成本会很高,数据中心规模又不能太小,你都面向全球了,至少几千个机架起吧。交通方面也需要尽量便利,你运台服务器过去,国内都要两个礼拜,大家就都跪哭了。还有就是方便接入到足够多的运营商网络,尽力覆盖全国包括跨境流量,所以海边的城市会有便宜可占。最后一项,数据中心需要足够能力的人来运营,你弄个山沟沟,谁愿意去呢?
还是先说结论,一般来说,国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其次包括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区域的中心城市,都会是建设数据中心的首选位置。
我们假设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要建设自己的 CDN 网络,不差钱(但还没有钱到自己建设数据中心),只想提供最好的网络体验给用户,那么我们会在哪里选择数据中心呢?我们总结了国内外的各种 CDN 厂商的数据中心位置情况,大体总结如下。
先看看中国内地的情况:
运营商的三大网络出口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应该是首选。
几亿人的规模,估计要做省级覆盖。那么每个省的省会是首选,是否有其它城市可选择会随着本地用户数量以及网络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比如山东青岛、江苏无锡,广东特殊一点,至少东莞、深圳都可以入选。西部就会比较弱,一般就只剩省会了。
当然,国内有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 CDN 在国内早已经进入红海阶段,所以各大 CDN 公司的数据中心选址都在从大城市往二线甚至更低的城市数据中心迁移,因为带宽成本便宜,这会导致省内网络流量不均衡,但是其实从体验上讲不如放在省会城市更好的,不过价格战胜了一切。
可能有人会说中卫,中卫应该说是没有更好选择下的最好选择了。也许很多公司会把灾备和数据存储放在那里,但未必是主力机房。而且中卫不是为全球准备的,是为中国准备的。包括苹果的国内数据中心也是如此。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说。
那么看看去掉中国内地的亚太地区的选择:
香港、新加坡是亚洲核心,如果我只能选择两个,我会选择他们。
日本:东京和大阪,双轮驱动。
韩国:首尔。
印度:最好是德里/新德里、孟买、金奈、班加罗尔等几个城市一起上。
台湾:首选台北市,用户足够多再来一个高雄市。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越南:胡志明市、河内
泰国:曼谷
马来西亚:吉隆坡
菲律宾:马尼拉
以上基本按照各自国家拥有的 IP 数量排序。
澳大利亚:五大护法,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珀斯。
新西兰:奥克兰。
中东部分选择比较少,首选阿联酋的迪拜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说说北美地区:
美国的选择很多,但是通常来说是分为几个区域:
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圣地亚哥、湾区(旧金山到圣何塞之间)和华盛顿州西雅图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犹他州的盐湖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
中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休斯顿、奥斯汀、圣安东尼奥,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各有一个堪萨斯城。
北部地区: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
南部地区: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
东部地区: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州的阿什本/赫恩登/雷斯顿等贴近华盛顿特区的地区,纽约州纽约市,新泽西州的皮斯卡特维、纽瓦克、锡考克斯等贴近纽约市的地区,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其中数据中心最密集的区域是洛杉矶、湾区、西雅图、达拉斯、芝加哥、亚特兰大、迈阿密、贴近华盛顿特区的弗吉尼亚州的阿什本/赫恩登/雷斯顿地区。
加拿大反而简单,一般来说,西部的温哥华、东部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再加上中部的温尼伯就足够覆盖加拿大了。最多再加一个卡尔加里。
墨西哥,简单,墨西哥城。
南美地区的选择比较少,巴西是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一般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首选。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哥伦比亚:波哥大和麦德林。
秘鲁:利马。
智利:圣地亚哥,附近还有一个瓦尔帕莱索。
厄瓜多尔:基多。
换到欧洲:
首选: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
德国:除了法兰克福,还有汉堡、柏林、慕尼黑可选。还有科隆、杜塞尔多夫备选。
英国:除了伦敦地区,还有曼彻斯特可选。
法国:巴黎,里昂和马赛。
意大利:米兰和罗马。
俄罗斯:除了莫斯科以外,还可以选择圣彼得堡。
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
瑞典:除了首都斯德哥尔摩以外,马尔默也是一个网络集散地。因为他的对面是哥本哈根。还有哥德堡备选。
波兰:华沙。
瑞士:苏黎世。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挪威:奥斯陆。
芬兰:赫尔辛基。
比利时:布鲁塞尔。
丹麦:哥本哈根
爱尔兰:都柏林。
乌克兰:基辅、哈尔科夫。
奥地利:维也纳。
捷克:布拉格。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葡萄牙:里斯本。
希腊:雅典。
匈牙利:布达佩斯。
保加利亚:索非亚。
立陶宛:维尔纽斯。
拉脱维亚:里加。
爱沙尼亚:塔林。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以上基本按照各自国家拥有的 IP 数量排序。
最后说非洲,非洲的情况和南美差不多:
首选南非的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
埃及:开罗。
肯尼亚:蒙巴萨。
没了。
还有一些小国家没列,但是请看下一句话。
如果你对地理知识比较熟悉的话,你会发现我提到的城市名字是比较符合“一般来说,国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其次包括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区域的中心城市,都会是建设数据中心的首选位置。”这句话的。
另外基于国土面积,越大的越会有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存在,比如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
再说网络:
先说一个概念,Internet Exchange,简称 IX,互联网流量交换中心。
在国外,如果两个运营商之间没有互联互通,那么绕路访问几乎是必然的,甚至在欧洲是要跨国家了。为了解决本地流量本地消化的这个问题,所以诞生了很多营利的非营利的机构和公司提供流量交换服务,有第三方,也有一些运营商自己提供此项服务。一般来说,接入的 IX 越多,可选路径越多,绕路的情况就会越少。
在中国,IX 几乎是官办的,而且运营商强势,收费方式跟国外也是巨大的差别,第三方出口这个中国特色也跟这个有很大关系,所以基本上大家都不了解这个事情。但是国外自己的网络只要有点规模就可以考虑接入 IX,差别很大。
IX 里规模比较大的有主要业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 ams-ix.net,主要业务在德国的 de-cix.net,亚太这边有香港的 hkix.net。欢迎大家去了解一下。
所以考察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络情况,首先要了解他们基本接入哪些运营商,哪些 IX,再看他可以选择接入哪些运营商和 IX。
这个情况跟国内也有区别,国内基本上方案上没得选,两线三线还是几线是定死的。但是在国外,有钱你就可以选择性接入,但是前提是人家方案最好是现成即用即接的。不过这种情况下,就很难选择某运营商自己的机房了,往往是第三方中立机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是出海业务,除了面向区域用户,从国内或者 SOC/NOC 访问各地 POP 进行运维管理的方便性考察也是必须的,无论是公网还是专线。国内互联网公司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案是在洛杉矶或者圣何塞建点,专门用于维护。而且这两个地方的网络非常丰富,无论是机房还是网络接入的选择余地大,而且到任何一个洲的延迟相对比较均匀。更何况三大运营商在这里都有 POP 点,回国应该是最快最稳定的选择了。
还有一个基于业务类型的带宽储备和机房的能力支持,也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有些机房能做高防,有些不能,真被攻击也很麻烦,而且前面说了,有 BGP 能力做流量调度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对抗攻击,国内是运营商说了算,大部分只能靠带宽和硬件硬抗,但在国外是可以自己做很多种方案的,好不好看你自己了。
因为国外的运营商数量真的很多,所以基于你的用户在运营商的分布情况,去做网络规划和运营,还要做到成本尽量低,是个必备能力,也是个考验。
当然你说你用 AWS 就够了,当我什么都没说。
注意事项:
1、国内运营商的限制,导致 ANYCAST 很难做到,都是 DNS 调度居多。而国外基本上自己搭建 BGP 能力是基础,IP 申请、公告与维护也是基础工作,这个是国内公司的网络运维人员要补课的地方。你如果不知道 RADB 是啥,建议赶紧去搜索。
2、地面上的地理位置近不等于网络位置近,实际上要看网络地理的情况才更合适。比如在非洲地区和南美地区,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比较差,如果一个巴西圣保罗运营商的网内用户想要访问另外一个巴西圣保罗运营商网内的网站,很有可能会绕路到迈阿密或者纽约,再绕回来。有一个比较有名的 CDN 厂商,是这么做的,根据网络互连情况,把本地有互联的用户访问导入到本地的 CDN 节点,剩下没有互联或者不好确认的,宁可让他们回到迈阿密或者纽约的节点,这样做用户访问平均延迟反而更低。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非洲旁边有几个法属的领地,马约特、留尼汪岛这些,我们看到的情况都是从法国马赛的海缆接入网络的,反而没从最近的非洲网络接入,所以如何考虑网络上的区域覆盖,是个非常认真细致的事情,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非常多。虽然可能和我们的关系没那么大,但是了解了认为可以忽略总比不知道实际情况想当然要好。
3、适当规划,先大区域部署,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推进网络规划。
你需要先知道目前的用户地理分布情况以及运营商情况,再基于这个做地理位置和网络接入的规划。
而且要明确一点,IX 接入和 TRANSIT 接入的角度不同,费用不同,接入情况也不同,你要根据运营商情况进行选择。
我看到的情况是大型运营商通常为收入考量,一般不太会主动接入 IX,有也可能是 Selective 或者 Private 的方式,你可能得单独 Transit 接入,但是中型、区域以及小型运营商,尤其是 IDC、CDN 厂商,是比较愿意主动接入 IX 的,所以你要明确知道你的网络使用情况,才好去选择网络接入的方式。
假设说你在国外,有自建 POP 点也使用 AKAMAI / CLOUDFLARE 等网络服务的话,那你就最好是和他们都接入 IX,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回源质量问题了,一举两得。
好在 IX 官网一般都会有成员以及接入方式列表,PEERINGDB 也应该会有更新。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单独联系确认情况。
总之记住一个最高原则,无论在哪里,能做到运营商网内服务,都是最佳选择。
如果上面说的巴西的情况,跨运营商提供服务,跨国绕路都是很有可能的。
对了,想从 IP 和 ASN/BGP 角度查看用户的地理位置和运营商情况,IPIP 都可以帮助你。
4、对于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站,我觉得除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的硬件条件以外,我觉得也要明确地理位置和网络接入的情况,也是必须有的。如果能够提供 looking glass,那就最好了。
目前常见的情况是数据中心会标注在 NYC 和 WDC,其实很大程度上真实位置是在附近的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这个算是行业惯例了吧。个人觉得还是明确为好。
即使从强迫症角度说,我对那些没有明确写明数据中心具体地理位置的公司,没有好感。:D
5、假设你在海外的用户不是很多,但是确实有一些,那么我建议在洛杉矶设个点覆盖一下海外用户就好。
对此有兴趣延伸话题讨论的,可以留言给我,一起交流。
延伸阅读:
1、Internet Exchange Map:
2、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Peering:
3、Greg's Cable Map:
题图:Cloudflare network map -
致谢1:Zenlayer.com 的 Joe Zhu 对本文也有贡献。
致谢2:William Guo 对本文也有贡献。
高清播放机,图片大全,点击查看详情!
精选推荐
广告

全国地理位置数据表
68下载·1评论
2018年7月13日
泛播云服务器,5分钟教会你泛播技术
1469阅读·0评论·0点赞
2021年8月2日
全球地址数据库2019最新版
105下载·2评论
2018年12月5日
最新全球地理位置数据excel_xml版
29下载·0评论
2013年8月20日
世界地理位置数据库
46下载·1评论
2016年6月24日
最新全球地理位置数据SQL版
230下载·5评论
2013年8月20日
犬的品种大全图片大全

精选推荐
广告
全球地名地址及GPS坐标数据库
126下载·0评论
2018年11月12日
GEODATASOURCE-CITIES-FREE.TXT,全球地址库,28万数据,全球地区数据
9下载·0评论
2019年8月17日
选择数据中心的位置,需要从这五大方面考虑
2382阅读·0评论·0点赞
2019年3月23日
世界各国范围及地理位置
6下载·0评论
2020年4月5日
全球各国的数据库(省市)
6732阅读·0评论·0点赞
2016年12月26日
全球地区以及经纬度数据库表.sql
9972阅读·23评论·6点赞
2019年1月25日
IP 库的 8020 法则与那些高大上的名词~
215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10月16日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的选址要素与标准
2832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3月10日
IP 库的那些事儿之 2013 - 2014 流水帐版
4294阅读·1评论·1点赞
2014年11月18日
计算机网络——网络基础_网络命令的使用(配置主机IP、ipconfig、ping、tracert、arp实战)
1.1W阅读·0评论·25点赞
2022年1月18日
选择数据中心时位置有多重要?
206阅读·0评论·0点赞
2019年7月18日
了解这个世界:国际互联网全球
云桌面无法登陆?
云桌面服务是指为客户提供通过多种终端(PC、瘦终端、手机、PAD)访问云端桌面系统的服务。公有云桌面推出了酒店版、公共版和办公版三种场景的产品。可以通过登陆界面的下拉箭头选择重启,十分钟后再登陆测试,如果还有问题可以通过故障申告渠道进行故障申告,会有我们的工程师为解决。客服46为你解答。贵州地区用户关注中国电信贵州客服公众号可微信缴费,一键查话费充值,流量、积分、账单、详单均可自助操作,方便快捷。
全面解析云主机,VPS和独立服务器的区别
一,我们先来了解下云主机和VPS的详细区别
1、虚拟主机、VPS和云主机
共享主机也称虚拟主机,从互联网诞生至今,大部分站长都是从”共享主机”(shared hosting)开始学习建站的。所谓”共享主机”,就是一台服务器上有许多网站,大家共享这台服务器的硬件和带宽。如果它发生故障,那么上面的所有网站都无法访问。
VPS主机(Virtual Private Server 虚拟专用服务器),将一部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专享服务器的优质服务。每个VPS都可分配独立公网IP地址、独立操作系统、独立超大空间、独立内存、独立CPU资源、独立执行程序和独立系统配置等。用户除了可以分配多个虚拟主机及无限企业邮箱外,更具有独立服务器功能,可自行安装程序,单独重启服务器。
”云主机”(Cloud hosting)可以看成是新一代的共享主机。
首先,主机公司将它的硬件和网络线路,做成一朵”云”,然后提供一些通向这朵”云”的网络接口API,供客户使用。这时,每个客户共享的不再是某一台特定的服务器,而是云里的所有服务器。
比如,假设你要把本机的文件备份到网上,你可以使用共享主机,把文件传到某一台服务器上;也可以使用云主机,通过某种形式的接口,把它们传到云里。也就是说,共享主机用户直接面对特定的服务器,而云主机用户直接面对网络接口,看不到服务器内部。
一个通俗的比喻是,你可以向银行租一个编号为”8888″的保险箱(共享主机),也可以把贵重物品直接交给保管公司,听任他们保管。
诸如Gmail、FaceBook、Twitter、Flickr这样的产品,都可以看作是基于”云主机”的服务。
云主机能真正获得root权限,用户可以重装和升级操作系统,而VPS主机用户没有root权限,无法重装和升级操作系统。
2、虚拟主机、VPS、云主机的区别
(1)供应和部署时间
虚拟主机——数天至数周
VPS———即时,无需安装操作系统
云主机——即时,几分钟即可完成,可一键部署、也可自主安装操作系统
(2)安全可靠性
虚拟主机——一般:租用白牌服务器故障率高、基本无ARP、木马和DDOS防范能力、基本无备机和数据备份服务
VPS———差: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其他VPS上安装的程序缺陷、ARP欺骗、病毒、资源挤占等会严重影响到自身;基本无ARP、木马和DDOS防范能力
云主机——高:内置ARP防范,规模化提升DDOS防攻击能力;分享品牌企业级服务器和硬件虚拟化的性能和可靠性,内置HA;提供备机、快照、数据备份等多种快速恢复措施
(3)性能及保障
虚拟主机——好且有保障
VPS———差:性能一般,只适用于小规模并发访问;性能无保障,易遭受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其他VPS的挤压
云主机——好且有保障:同物理服务器
(4)弹性和扩展性
虚拟主机——扩容需要重新租用新服务器、还需为原有租用资源付费
VPS———扩容快,受制于单台服务器配置
云主机——即时供应、按需扩展 ,无需为原有租用资源付费
(5)拥有成本
虚拟主机——季付年付成本高、需要为服务商转嫁CapEx支出支付押金;需要自己维护租用的服务器导致Opex较高
VPS———低配置的VPS租用价格最低;但低安全可靠性和无保障的性能导致服务质量无保障,运营成本难控制且偏高
云主机——综合成本最低:月付无押金、按需使用按需付费、基本零维护 ,还可分享规模化、绿色节能、最佳IT实践带来的成本优势
(6)易用、易管理性
虚拟主机——需要远程控制卡且只有租用品牌机才有可能,无法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VPS———提供单一的单机管理界面,无root或超级管理员操作系统权限,管理灵活性受制于管理界面
云主机——内置KVM、客户通过自服务系统可以集中统一管理分布在各地的云主机;完全拥有root或超级管理员操作系统权限
3、云主机的优点
云主机主要有三大优点。
(1)便宜。
因为服务可以分散到多台服务器,因此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这样就降低了硬件、电力和维护成本。而且,云主机是根据使用量计费的,多用多付,少用少付,所以对小网站特别有利。
(2)可靠。
因为服务分布在多台服务器、甚至多个机房,所以不容易彻底宕机,抗灾容错能力强,可以保证长时间在线。
(3)可扩展性好(scalability)。
云主机的基本特点就是分布式架构,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增加服务器,成倍扩展服务能力。
四、云主机的缺点
一些客户担心云主机的安全问题,感到对服务缺乏控制。
因为云主机只是提供网络接口,所以客户的数据必然全部服从云服务公司的安排,完全在后者控制之下。数据是否安全保密,取决于后者的职业道德和保护能力。
二,云主机和VPS的区别三
不同企业和云主机性能会有所差别, 因为这里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的数据是来之佛山数据中心,并不代表所有云主机都拥有这样性能。
综合比较 阿里云 腾讯云 高防独立服务器
开通交付 在线开通,3-10分钟 服务商人工,1小时 服务商人工,1工作日及以上
成本比较 综合成本低, 成本低,安全无保障 成本高
管理功能 在线开机重启,1分钟 服务商人工,15-30分钟 服务商人工,15-30分钟
升级拓展 在线升级cpu,1分钟 服务商人工,1小时 服务商人工,1工作日及以上
修改密码 在线,1分钟 服务商人工,有风险,数小时 服务商人工,破解很麻烦、有 风险,数小时
重装、换系统 在线自助,3分钟 服务商人工,1小时 服务商人工,数小时
故障恢复 存储系统可保证数据安全 数据彻底损失服务器损失, 数据彻底损失
数据备份 业内领先快照技术,一键在线备份系统和 数据,十几秒 服务商人工,不能备份系统状态,时间较长
网络安全 IP与MAC绑定,万兆网络,NP-10000防火墙防护 无MAC绑定,千兆网络 无MAC绑定,千兆网络
以上是云服务器VPS主机的系统性能差别。
比如重做系统,云主机只需要三分钟。 当然不同的公司会有所区别,像阿里云这样大云一般1分钟内可以完成,小的公司也可以在15分钟内完.速度比VPS快很多。
所以云服务器还是值得购买的。但是云主机的技术门槛高,真有实力提供真真云主机商家屈指可数,建议如果是网站的日PV很高的这种,做多机负载比较好 ,当然要考虑防御跟安全这块,还有就是稳定性能,DDOS,CC,这种防御建议还是用独立服务器比较好,像目前防御比较好点的机房佛山机房就是不错的。
谈到DDoS防御,首先就是要知道到底遭受了多大的攻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在里面。
以SYN Flood为例,为了提高发送效率在服务端产生更多的SYN等待队列,攻击程序在填充包头时,IP首部和TCP首部都不填充可选的字段,因此IP首部长度恰好是20字节,TCP首部也是20字节,共40字节。
对于以太网来说,最小的包长度数据段必须达到46字节,而攻击报文只有40字节,因此,网卡在发送时,会做一些处理,在TCP首部的末尾,填充6个0来满足最小包的长度要求。这个时候,整个数据包的长度为14字节的以太网头,20字节的IP头,20字节的TCP头,再加上因为最小包长度要求而填充的6个字节的0,一共是60字节。
但这还没有结束。以太网在传输数据时,还有CRC检验的要求。网卡会在发送数据之前对数据包进行CRC检验,将4字节的CRC值附加到包头的最后面。这个时候,数据包长度已不再是40字节,而是变成64字节了,这就是常说的SYN小包攻击,数据包结构如下:
|14字节以太网头部|20字节IP头部|20字节TCP|6字节填充|4字节检验|
|目的MAC|源MAC|协议类型| IP头 |TCP头|以太网填充 | CRC检验 |
到64字节时,SYN数据包已经填充完成,准备开始传输了。攻击数据包很小,远远不够最大传输单元(MTU)的1500字节,因此不会被分片。那么这些数据包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罐头一样,一个包连着一个包紧密地挤在一起传输吗?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以太网在传输时,还有前导码(preamble)和帧间距(inter-frame gap)。其中前导码占8字节(byte),即64比特位。前导码前面的7字节都是10101010,1和0间隔而成。但第八个字节就变成了10101011,当主机监测到连续的两个1时,就知道后面开始是数据了。在网络传输时,数据的结构如下:
|8字节前导码|6字节目的MAC地址|6字节源MAC地址|2字节上层协议类型|20字节IP头|20字节TCP头|6字节以太网填充|4字节CRC检验|12字节帧间距|
也就是说,一个本来只有40字节的SYN包,在网络上传输时占的带宽,其实是84字节。
有了上面的基础,现在可以开始计算攻击流量和网络设备的线速问题了。当只填充IP头和TCP头的最小SYN包跑在以太网络上时,100Mbit的网络,能支持的最大PPS(Packet Per Second)是100×106 / (8 * (64+8+12)) = 148809,1000Mbit的网络,能支持的最大PPS是1488090。
阿里的云服务器的ubuntu系统怎么一键安装环境
安装须知
1、此安装包可在阿里云所有linux系统上部署安装,此安装包包含的软件及版本为:
nginx:1.0.15、1.2.5、1.4.4
apache:2.2.22、2.4.2
MySQL:5.1.73、5.5.35、5.6.15
php:5.3.18、5.4.23、5.5.7
php扩展:memcache、Zend Engine/ OPcache
ftp:(yum/apt-get安装)
phpwind:8.7 GBK
phpmyadmin:4.1.8
2、请使用最新的一键安装包脚本安装,以前老版本都存在bug,会导致安装异常以及安装的环境混乱。
3、执行一键安装包(./install.sh),会自动清理之前一键安装包安装过的环境。
如果您已经安装过一键安装包,再次执行安装,如若有重要数据,请自行备份/alidata目录。
4、一键安装包会将软件安装在/alidata目录下。
如果您的系统不存在数据盘,则一键安装包会将软件安装到系统/alidata目录下。
如果您的系统存在数据盘,且还没有格式化挂载数据盘。则一键安装包会自动帮您格式化第一块数据盘,并挂载在/alidata目录下。
如果您的系统存在数据盘,且已格式化并挂载了第一块数据盘。一键安装包会将第一块数据盘再次挂载到/alidata目录下,并不影响您之前的挂载目录的使用。比如下图所示,安装前,已经挂载了mnt目录。安装后,一键安装包再次挂载/alidata目录。
如果您的系统存在数据盘,且已格式化数据盘,但没有挂载数据盘。一键安装包会将第一块数据盘挂载到/alidata目录下。
5、怎么样卸载一键安装包?
可以执行以下命令完成卸载:
chmod 777 -R sh-1.3.0/
cd sh-1.3.0/
./uninstall.sh
好了,下面来进行我们详细的安装步骤,come on ~~!
首先准备好连接linux服务器的工具,推荐用xshell和xftp。
xshell 是一个强大的安全终端模拟软件,它支持SSH1, SSH2, 以及Microsoft Windows 平台的TELNET 协议。
下载地址:
Xftp 是一个基于 MS windows 平台的功能强大的SFTP、FTP 文件传输软件。
下载地址:
根据上面提供的下载地址,首先安装xshell(基本上是点击Next直至安装 完成):
点击Next--此时选择“free for Home/School”(免费版)。
再点击Next--Next--Next--install即可安装(还可以选择xshell安装后的语言环境,熟悉英文的朋友,可以选择English选项)。
点击finish完成xshell的安装。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界面。
接下来安装xftp(用于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器的小工具),安装xftp也是非常的简单,基本上也点击Next直至安装完成。
点击Next --此时选择“free for Home/School”,(免费版)。
录点击Next --Next --Next--install (还可以选择xshell安装后的语言环境,熟悉英文的朋友,可以选择English选项)。
点击finish完成安装。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界。
然后我们打开xshell, 设置云服务器登录信息。
设置服务器帐号密码。
设置字符集编码(如果不设置字符集编码,则中文字符将会在xshell中显示为乱码)。
设置好了就点击ok保存。
一切准备就绪,让我们连接看看云linux服务器的庐山真面目吧!
黑不隆冬的,啥都没有,这就是linux的shell啦。shell(壳)到底是什么东东呢?
*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linux作为服务器专用操作系统,主要就是默默的待在机房提供各项网络服务的,为了节省系统资源,像windows那样华丽丽的用户桌面就默认不加载了。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linux作为日常家庭办公用操作系统,所以就有了像gnome、kde这样超华丽的桌面。不过作为服务器使用还是推荐用命令行界面吧,毕竟省一点资源,网站打开可能会更快一点嘛!
打下面的命令去主目录(/home)看下
输入命令:cd
用xftp上传环境安装文件。
回到shell界面,用ll命令看下情况
输入命令:ll
是不是多了一个sh-1.3.0目录,1.3.0是我们的一键安装包的版本号。 请下载最新的版本安装,版本更新介绍,我们可以在change.log中查看。也希望大家多多反馈对于一键安装包的意见。(另外,熟悉linux的朋友,直接可以用wget命令下载我们的安装包,也不用安装Xftp,这样更加便捷。)
接下来按照说明,分步骤敲入安装命令(以下为redhat系统下安装示例)。
输入命令:chmod –R 777 sh-1.3.0
cd sh-1.3.0
./install.sh
出现了一个选择提示,进入web服务器的选择界面。
这里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apache或者nginx服务器,这里是2个服务器的介绍:
apache:
nginx:
引用:
在高并发连接的情况下,Nginx是Apache服务器不错的替代品。Nginx同时也可以作为7层负载均衡服务器来使用。根据我的测试结果,Nginx
0.8.46 + PHP 5.2.14 (FastCGI) 可以承受3万以上的并发连接数,相当于同等环境下Apache的10倍。
这里我们选择nginx,输入1,回车(如果什么都不输入,直接回车,或者输入错误的字符,则默认选择nginx)
然后我们再选择要安装的nginx的版本(如果web服务器选择的是apache,这里提示信息则是要安装apache的版本),总共有1.0.15/1.2.5/1.4.4三个版本可以提供我们选择,这里我们选择1.2.5版本,则输入2,回车(如果什么都不输入,直接回车,或者输入错误的字符,则默认选择1.0.15版本)
然后我们再选择要安装的php的版本,总共有5.3.18/5.4.23/5.5.7三个版本可以提供我们选择,这里我们选择5.5.7版本,则输入3,回车(如果什么都不输入,直接回车,或者输入错误的字符,则默认选择5.3.18版本)
然后我们再选择要安装的mysql的版本,总共有5.1.73/5.5.35/5.6.15三个版本可以提供我们选择,这里我们选择5.1.73版本,则输入1,回车(如果什么都不输入,直接回车,或者输入错误的字符,则默认选择5.1.73版本)
然后可以看到我们刚才选择的版本如下,我们输入y或者Y进行安装。
到这里,我们就正式进入环境安装环节了。你可以泡杯茶休息下。一般这个过程会持续半个小时的样子。
注意:
1、请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不要强行终止安装过程(强行关闭安装窗口或者ctrl+c强行终止安装进程),则会导致安装失败,以及出现不可预知的安装异常!
2、安装前,最好能跟系统盘打上快照,如果异常,方便回滚系统。
为了防止断掉和服务器的连接,可以新开一个shell窗口,将鼠标挪到窗口标签栏,右击,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新开了一个窗口。
输入top命令
可以看到一直在跳动的系统资源统计。
好了。做完了这一些就让我们静静的等待吧!程序正在自动编译安装服务!
到这个界面说明安装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输入以下命令再次验证是不是已经安装成功:
输入命令 :netstat -tunpl
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运行状态的服务及端口:9000端口是php进程服务,3306端口是mysql服务,80端口是nginx服务,21端口是ftp服务。
如果看到以上信息,则说明安装没有异常。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选择安装的是apache,则没有上面的9000端口。为什么选择安装的是apache,就没有9000端口的php进程服务呢?这是因为nginx+php集成方式与apache+php集成方式不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入研究一下,这里就不再介绍。
大家有疑问了。那我怎么登录ftp和mysql呢?
在命令行里输入: cat account.log
看到了没
ftp的用户名是:www
mysql的用户名是:root
密码就在屏幕上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cat /alidata/website-info.log中查看到刚才安装软件的版本信息。
好了。所有配置都已经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
接下来我们可以访问一下一键安装包默认安装的phpwind论坛以及phpmyadmin。
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您的域名或者ip,如果是第一次访问phpwind,则会自动跳转到安装页面。
如果访问的时候卡主,不出来页面,则检查一下防火墙,并自行设置或者关闭防火墙。
点击“接受”进行安装。
然后选择数据库类型为mysql,数据库用户名和数据库密码填写account.log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根据自己的要求,设置好数据库名、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等。
填写好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完成安装。
接下来我们访问phpmyadmin,在浏览器中键入我们的域名或者ip+phpmyadmin路径,即可访问我们安装的phpmyadmin。
输入mysql用户名以及密码,即可登录。
最后我们就可以在这里面操作管理我们的mysql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