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传媒头像

CL传媒

客服VX:coolfensi,客服QQ:2451468936(QQ/微信客服只做引导和站点通知,不闲聊。有站点内业务疑问以及订单问题的话,请点击【CL-在线售后客服窗口】进行会话)

  • 文章97016
  • 阅读4427216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最新知识 正文内容

facebook广告投放全流程(facebook的广告投放)

客服VX(coolfensi) 最新知识 2023-01-07 20:01:20 34

facebook广告投放需要什么能力

1、具备Facebook及其它主流渠道广告投放经验。

联系方式:QQ:2451468936
(使用浏览器扫码进入在线客服窗口)
复制联系方式

2、英文水平熟练,有小语种能力的优先考虑。

3、大专以上学历,懂品牌策略,能分析和转化为营销方案。

信息流广告怎么做??

具备信息流思维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化师,首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具备信息流思维。

另外,在广告的计费方式、物料撰写、转化套路等都是与竞价有所不同的。

无论是一名萌新,还是竞价转行信息流,首要就是掌握信息流思维,明确信息流的广告特性,对症下药。

制定推广策略的能力

根据信息流推广流程,我们基本可以将“制定推广策略的能力”分为以下几项。

01 认清推广目的

为什么要先明确自身推广目的?

信息流的渠道是多样化的,厚昌学院告诉您不同渠道有着不同属性的人群,而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渠道。

换句话说就是:信息流是选择人群的推广过程。

02 受众分析能力

信息流是基于人群定向进行推广。转化效果与用户画像密不可分。

那我们就要拥有“逆向思维”分析用户需求的能力。

03 渠道分析能力

渠道,就好似是信息流中的战场。

选对战场,搞定人群、称王便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信息流渠道,了解其各个渠道的广告版位和定向方式的特点。

并能够根据自身行业、产品、营销目的选择合适渠道的能力。

而像竞价员转化信息流,我们首要就是要能够区分竞价和信息流,避免在投放时竞价思维先入为主。

04 合理分配预算

想当家做主,这合理分配钱的能力必不可少。

在信息流推广中,分配预算就是分配流量的过程。

这些都是需要细细考究的。无论是竞价还是信息流,都是花钱买流量,那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优质的流量,让效果最大化,这项能力必不可少。

05 定向能力

每位用户都会有一个转化阶段,从产品需求到收集信息、产品对比、购买决策、购后评价,五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购买消费阶段。

每一个阶段所对应的人群是不一样的。

而不同人群所对应的定向方式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具备针对不同人群选取不同定向方式的能力。

06 出价能力

出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意向人群出价的过程。

但对于信息流而言,出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像:OCPC、OCPM、CPA等等。

而我们需要掌握信息流的多种计费方式,以及灵活出价的能力。

搭建账户结构的能力

如果说信息流就是花钱买流量,那账户结构就是有效控制流量的工具。

01 根据账户策略搭建账户结构的能力

学会搭建账户对于每一位优化师而言,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02 创意撰写能力

钱能不能花出去,全靠创意。它负责吸引流量,也是账户结构组成的重要一部分。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以下三项能力:

熟悉创意常见样

懂得创意撰写的技巧

能够区分一条创意的好坏

03 设计着陆页的能力

有了流量,那能不能转化就全靠着陆页了。

如果说创意是脸蛋,那着陆页便是内涵。拥有底蕴的着陆页更容易吸引人。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以下三项能力:

了解信息流着陆页的类型

熟悉落地页工具的使用

明确不同目的、不同行业、不同渠道着陆页的设计方式

04 转化的能力

一切不以转化为目的都是耍流氓。

对于多渠道推广的信息流平台,我们就要拥有根据不同渠道的特性设置不同转化技巧的能力。

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信息流推广中,我们只要发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而数据则是我们最直观发现问题的根本。

基础优化的能力

一切都是以转化为目的。

它是以数据分析相呼应的。当我们明了账户中的问题后,同时也要用户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助能力

随着信息流的火热,优化师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岗位。那想要从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些必要的辅助能力,对于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应聘都是极大的加分项。

01 EXCEL使用能力

对于很多优化师的工作内容而言,我们可以用一个字“表”来概括。

处理EXCEL表是我们必要的一项工作,而灵活使用是我们必要掌握的一项能力。

毫不夸张地说,精通excel可以帮助我们提升70%的工作效率。

02 找图、修图的能力

对于信息流而言,什么最重要?

素材。对于依靠创意吸引流量的广告而言,对于素材的选择那是尤为重要。

那么知道去哪里找图,如何找图,并具备一定的修图能力,对于优化师而言是很大加分项。

03 沟通能力

沟通,每个人生来就有。

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应用好。在信息流推广中,我们需要跟客服沟通转化话术和技巧,跟设计沟通页面和素材的要求。

能够简单、清晰地向别人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是很重要的。

Facebook广告如何精准定位和创建受众群体?

自定义受众群体,覆盖最合格潜在客户

为了更加细致地了解Facebook再营销,你要学会享受自定义受众群体的便利。自定义受众群体允许你定位五个不同的用户信息:

客户档案。利用你已有的客户档案信息,如: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用户ID与现有Facebook账户进行匹配,并将这些账户作为目标。

网站流量。定位访问过你网站或访问过你设置的目标网页的人。

应用活动。定位已启动过或与你的应用/游戏互动的人。

离线活动。定位通过电话或其他线下渠道与你的业务进行互动的人员。

参与度。创建一个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与你的内容产生过互动的人员列表。

对于这些细分项目中的每一个,你都有一个选项,你可以在自定义受众群体时添加分层行为、受众特征和兴趣定位以优化你的受众群体。不要只是满足于在潜在客户面前展示你的广告,之前与你的品牌产生互动的人,将Facebook受众群体定位在这些列表的顶层,可以帮助你覆盖最合格的潜在客户。

创建相似点,使用相似受众进行实验

Facebook相似的受众群体存在于分层定位和再营销之间。创建相似点,是一种利用创建自定义受众信息来创建具有相似特征但能代表潜在客户新受众的做法。这些受众可能还没有与您的品牌产生互动,但他们和那些产生过互动的受众有相似之处。

与自定义受众群体一样,相似的受众群体最好与分层定位结合使用。为相似的受众群体添加分层定位是一种有效控制受众群体规模的方法——例如,如果你担心自己的相似特征不够明确。Facebook还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滑动比例条手动设置增加新受众规模。

利用Facebook行为,兴趣和人口统计分层定位

如果你运营的是网站边缘流量的新业务,可能没有什么“再营销”的选择。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你可以选择手动或分层定位。手动定位是基于以下内容创建受众群体的过程:

行为

-

根据购买行为、意图、设备使用情况等与用户进行比对,形成行为分层。

兴趣

-

通过查看他们的兴趣、活动和喜欢的页面以及密切相关的主题来吸引用户。

人口统计信息

-

按地点、年龄、性别、语言、关系状态等方式覆盖用户。

使用分层定位创建受众时,开始可能内容很多范围很广,但是逐步筛选受众群体会向着更合格、更精细的子集移动。因为你相当于从头开始选择投放目标,因此每次转化费用可能会比自定义受众群体进行再营销时高一些,当然如果一切都顺利完成的话,分层定位也是破解销售渠道的有效方法哦。

TB

Media

-

一站式海外营销服务

facebook的广告该怎么定位受众的?

爆单不“卡壳”,广告不“撞课”

Hello,我是君志学堂的Neos,专注于解决独立站与Facebook广告的疑难杂症。

我们是否觉得FB广告找受众比找对象难,找不出来只能“空投”?

我们是否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受众,来来去去总是用它们,但效果越来越差?

找受众比找对象难?

#Facebook广告受众选择界面

每次提到受众,就会不由自主地会苦恼起来。这些问题不停地敲击我们每个投放的脑袋:

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要选哪个受众;

担心选的受众效果差,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办;

一直用的受众效果变差,不得不再找新的受众。

那找受众真的比找对象难吗?

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广告受众的基本组成部分:

FB核心受众定位= A.地点 + B.年龄 + C.性别 + D.细分受众

A+B+C:国家/区域+年龄段+性别

这3个是我们最基础的受众定位;基本上,通过了解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即可清楚有哪些可以选择。

而难点就在 D.细分受众

#细分受众列表

细分受众之所以难,在于除了受众列表以外,还有数目众多的非列表受众;这些受众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用户兴趣点,让人眼花缭乱。

#系统推荐的非列表细分受众

列表细分受众:系统分类的通用受众,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和较大的用户规模。主要包括3大类:

1.Demographics(人口统计特征):

根据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感情状况、职位等因素统计出相应用户作为受众。

2.Interests(用户兴趣点):

系统分析用户数据得出的标签,主要是用户的兴趣和爱好,更具有相关性。

3.Behaviour(用户行为):

根据用户在FB上的具体行为和设备使用情况来区分用户属性。

非列表细分受众:同样是系统分析用户数据得出的标签,但相比通用的列表细分受众,普遍性和概括性相对较低,更具体化。

总结:选择细分受众的重要性

细分受众都是系统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出来的定位,对于广告投放的精准程度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没有选择细分受众,简称“空投”,很大程度上加大广告投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非常容易影响广告测试的效率。所以一般不建议新手使用“空投”。

引爆出单的细分受众

我们经常会遇到爆单前“卡壳”的情形,当用一组细分受众投放的广告测试效果很好,然后不断用复制和加预算的方式进行扩量,结果随着广告数量一多起来,效果却不尽人意。

其实,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广告在“撞课”。即使广告所选的用户规模很大,随着同样广告的数量一多起来,相互竞争的概率也在逐步上升;会出现用户多次看到同一条广告的情况,广告重复曝光自然效果也会打折扣。

那如何减少爆单前“卡壳”,让广告刚起效的“1”变成“100”。在知道细分受众是什么之后,我们需要了解 引爆出单的细分受众 到底是怎么找出来的。

1.细分受众基本分类

先围绕产品本身和定位的人群来寻找细分受众,可以通过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以 礼服 品类 为例)

(1) 产品词:根据产品属性相关的关键词,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Bodycon Dress、Corset、Little Black Dress、Party Dress、Cocktail Dress等。

#对应受众,还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同品类的其他细分受众

(2) 场景词:根据产品使用场景的关键词,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Party、Going out、Cocktail等。

#对应受众,还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适用场景的细分受众

(3) 用户兴趣词:根据产品定位人群的兴趣点,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Party、Going out、Cocktail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受众列表找到其他符合用户的细分受众

(4) 热点词:根据节假日、社会热点、时事等,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Christmas、Halloween、Black Friday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符合热点的细分受众

(5) 品牌词:根据产品品类或所在类目的品牌,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Zara、Shein、Fashion nova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同类型的细分受众

总结:

该细分受众分类主要针对较为庞杂的 非列表细分受众,方便我们可以找到适合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的定位;

按分类整理出来的细分受众,是较有可能起效的广告定位,但并不确定可以马上起效,要进行广告测试才能得出结论;

细分受众只是广告受众的其中一部分,需要跟“A.国家/区域+B.年龄段+C.性别”结合起来,“A+B+C”的不同也会造成广告效果的差异;因此,判断D.细分受众的作用时,必需先考虑广告定位的前提部分。

配置自己的核心受众

FB广告受众除了上述的基本组成(核心受众/保存受众)外,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定义受众(又称再营销);另一种是类似受众。

其中,我们可以把这三种受众形式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冷受众(Cold Audience),代表的是新受众,包括核心受众与类似受众;另一类则是热受众(Warm Audience),代表的是已有用户留存的老受众,包括了自定义受众。

不管是自定义受众还是类似受众,它们的来源一般都是根据核心受众的广告数据累计留存或分析推导出来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先要认识如何配置自己的核心受众:

核心受众/保存受众(细分受众):

核心受众的“核心”体现在上述内容的4个基本组成部分,尤其是细分受众;

而保存受众的“保存”表现在可以保存并重复使用的功能。

#保存受众的保存功能所在

除此之外,核心受众还有两个细节点可以让广告定位更加精准;一个是细分定位中的“排除”和“缩小受众范围”;

“排除”可以将特定人口统计数据、兴趣或行为从已选的受众中排除,排除非产品目标的用户;

“缩小受众范围”选定的关键词要求受众必须满足此条件,从而缩小受众规模,更聚焦于目标用户。

我们可将“添加/排除”“缩小受众范围”“进一步缩小受众”看作是细分定位的细分层级;可以为每个层级添加多个条件,让受众更灵活,定位更精准。

#细分受众的细分层级关系:

“添加”:或;

“缩小受众范围“:并必须符合;

“排除”:并排除其中;

另一个细节点则是隐藏在语言设置下的“联系”选项,选择那些跟FB主页或活动有过联系的用户,或者把他们排除在外,以找到新的受众。

facebook广告投放全流程(facebook的广告投放) 第1张

信息流广告投放入门:新手如何建立正确的数

信息流广告究竟该怎么玩?

投放数据不理想到底该找谁?

为什么点击率很高却没有转化?

CPC很低但激活成本非常高是什么原因?

在信息流广告日常投放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投放数据不理想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凶手”锁定为CPC和CTR,一言不合就调价,调价无效就换素材,然后不断建计划进行反复测试。

当然,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但究竟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吗?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数据情况吗?让我们冷静下来,一起从头梳理一下这个逻辑体系,希望看过之后大家的思路会更加清晰。

首先,假设广告组S的最终考核KPI为当日新支付用户量及成本,竞价方式为CPC,投放中我们可以拿到的数据有当日展现量、点击量、激活量和新支付用户量4个指标,现在我们开始逐一分析。

展现

展现量很好理解,就是广告的曝光次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为分母,一切数据变化的基础,保持曝光量的稳定是整个投放的前提。与其他类型广告不同的是信息流广告的展现量受广告计划预算影响很大,媒体会根据预算的数值去预先分配流量。比如计划A的日预算1千,计划B10万,那媒体会预判计划B流量需求更大,会将更多的流量分配给计划B让其有足够的空间展现广告。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媒体对不同行业的流量分配变化,不久前的618大促,非电商行业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简直亲身体验了一把有钱花不出去的烦恼呀,这是因为媒体在电商大促期会将更多的流量分配给电商行业导致的。

展现量部分引出一个概念,叫做CPM(千次展现成本),目前主流媒体的信息流广告均以CPM来衡量一条广告的竞争力。CPM越高,广告竞争力越高,反之越低。具体影响CPM的因素会在点击量部分详细说明。

点击量

点击量这部分会引出两个概念,CTR(点击量/展现量)和CPC(消费/点击量),在该部分广告主都希望以最低的CPC获得最高的CTR。

首先看CTR,信息流广告的CTR为系统预估机制,就是一个广告投放前媒体就会对其CTR进行提前预估,通过我们之前的优化经验看,主要有广告创意吸引力、创意内容与产品相关度以及图片素材清晰度3个因素。

创意中的文案及图片不要太官方,毕竟投放的是新闻资讯平台,偏资讯风格才不会让用户反感。但也要注意相关性,即使文案内容很新颖但和所投产品相关度很低也会影响CTR预估。图片清晰度就是在媒体要求的大小下尽量将清晰度做到最高,有利于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广告受众的精准度也是影响CTR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对CTR预估影响很小,但是在后期投放中影响非常大。比如投放的产品为女性化妆品,我们在受众设置时性别为不限,那就会因为男性用户对其不敢兴趣而导致整体CTR偏低,这时就需要对受众进行设置来过滤不相关人群,减少无效损失的同时提升整体CTR。

CPC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行业竞争程度、出价以及CTR。当竞争对手增多时,大家为了抢占更多的流量势必会提升广告出价,此时竞争对手的竞争以及自身出价的提升都会导致CPC的明显上涨。另外一个因素为CTR,这时需要引用上边所提到的CPM概念,CPM=CTR*CPC*1000,媒体会根据CPM来综合评判一条广告的竞争力,用以和其他广告主竞争展现机会。所以当CTR出现下降时,为了保证广告的竞争力,对应计划的CPC就会有相应上涨;同理如果CTR有提升的话,那对应CPC也会下降。

综上可以看到在点击量的部分中广告物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物料可很大程度提升一个广告的CTR,从而有效降低CPC。

激活量

这里我们的激活定义为用户下载APP后在联网的状态下打开APP,激活量即为激活APP的用户数量。激活的部分我们引出两个概念,激活成本(消费/激活量)和激活率(激活量/点击量)。

激活成本大家不陌生,几乎所有的APP产品做营销推广都要考核,激活成本当然是越低越好。那激活成本怎么分析才是最透彻的呢?我们给出一个新的思路,算法为激活成本=消费/激活数=消费/(点击量*激活率)=CPC/激活率,算到这步这个数据才是最透彻的,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激活成本受两个因素影响,CPC和激活率,当CPC越低激活率越高时,激活成本才会越低。CPC的影响因素点击量部分已经分析,我们重点分析下激活率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日常优化的总结我们发现,影响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意与承接内容匹配度、落地页设计、网络环境、运营商、平台设置。

首先是创意与承接内容匹配度,承接内容分为点击广告后直接下载和进入落地页两种,但逻辑是一样的。当用户点击广告后发现呈现给他的东西和创意中的不一致,用户就很大概率会流失,比如我们的创意文案为“夏季吃什么水果不容易晒黑”,但点击广告后落地页显示为一个综合电商平台,首屏均为3C产品,和用户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个内容,那用户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们在上广告创意时也要注意这点,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虑。

第二个是落地页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现在广告主的落地页已经基本没有首屏找不到下载按钮的情况了,不过对于按钮配色、位置设计以及文案体现还需要不断摸索,好的落地页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体激活率。

第三个是网络环境,移动不同于PC,用户对于手机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别是投放APP下载的广告,投放时一定要设置wifi环境,不然真心会白白浪费很多点击,特别是体量较大的游戏产品。

第四个为运营商,这个是针对个别产品及活动的设置,比如有些广告主的产品只适用于联通用户,那计划就需要在设置中过滤掉其他运营商,否则激活率肯定会低。

第五个为平台设置,这个很好理解但比较容易出错,比如产品主要面向群里为安卓,但计划中的平台设置选择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广告,这样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激活率数据。

清楚了激活率的数据变化逻辑,激活成本的分析逻辑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激活量的相关内容已全部GET。

新支付用户量

新支付用户量就是当天激活APP后成功完成支付的用户数量。该部分的逻辑与激活量部分一致,我们也引出两个概念,支付成本(消费/新支付用户量)和支付率(新支付用户量/激活量)。同样推算支付成本的计算公式后,支付成本=激活成本/支付率,也就是说,激活成本越低,支付率越高时,支付成本越低。激活率上个部分已全面分析,本部分我们重点分析下支付率的影响因素。

当一个产品的支付率出现明显下降时,80%的原因是出在产品本身,同学们千万不要一言不合就否定前边所有的投放和努力,然后把计划停掉。这个时候如果前边我们分析的数据都OK的话,那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的去体验一下产品自身的流程,这里主要分析四种之前遇到过的情况。

第一种是产品支付流程出现问题,比如收不到验证码、无法点击支付按钮等问题,这个问题不常见但非常重要,需要第一时间去排查。

第二种情况是创意中推广的单品或品类,在APP中已售罄或者很难找到,用户是冲着创意中产品下载的APP,但找不到对应的产品肯定会失望而归。

第三种情况是APP中有对应产品,但价格在同行业中偏高,竞争力不够,用户通过对比后选择离开。

第四种情况是创意中体现的优惠信息,比如新用户注册送88,全场满100减20等信息在APP中无明显体现,使用过程中也无相应提示,这种情况用户也会体验一半就放弃。支付率变化分析清楚后,支付成本的变化也就非常好分析,这里就不再啰嗦。

不同于其他广告形式,信息流广告更需要精细化运营,清晰的思维逻辑及正确的优化思路是保证运营精准高效的充要条件。但愿此文对你会有点帮助。

文章目录
    搜索